(原创:千岭之松)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增强,公民的道德素质有很大提高,文明用语、文明举止、老实守信、谦虚谦逊、尊老爱幼、扶助弱小、临危不惧等道德民风成为了社会的主流民风。可是,我们也看到了一些有违基本道德和举行“道德绑架”的怪现象。
“道德绑架”一词似乎是现在网络上最盛行的杀伤性武器了。一是一些人自己行“道德绑架”之实,却给别人扣上“道德绑架”之名。
二是只要不切合自己心意,都可以扣上“道德绑架”的大帽子。“道德绑架”成了网络上的一个大筐,什么工具都可以往内里装。一方面,有些人在现实生活中和网络平台上不遵守基本的道德准则和礼仪规范,自私自利,胡搅蛮缠,污言秽语,出口成脏;一方面,这些人又高举道德的大旗、高唱道德的调调,肆无忌惮地攻击、抹黑别人,用最不道德的脏话辱骂一些无中生有、疑神疑鬼的所谓的“不道德”行为。这些人自己将最基本的道德准则和文明礼仪规范踩在脚下,却用至高无上的道德尺度去要求别人。
有一些现象实在是到了怒不可遏的水平。现象一,有些人自己蹂躏最基本的社会公德,像特务一样随处跟踪一些艺人或名人的行踪,随处密查别人的隐私,将私拍的一些模模糊糊、似有似无的照片或视频上传网络平台误导网民,一些媒体在基础不清楚真相的情况下添油加醋,有指向性地转发,致使一些无中生有的负面信息在网络上迅速扩散。这种蜚语蜚语在网络上放肆扩散的现象,有点类似于以前流传的一段民间曲艺所唱的内容:“有人说赛半仙这小我私家生了一个蛋,另一小我私家说赛半仙生这个蛋很大、抱起一个就打偏偏,接下来的人说一生就生了二十三,另有一小我私家说一生就生了两千三......”。
“人生蛋”的谣言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越滚越离谱,越传越玄乎,无论其何等荒唐滑稽,但总有许多喜欢八卦的人津津乐道随处流传。这种民间蜚语流传情况和如今在网络平台上流传谣言和八卦信息的情况,在本质上有相似之处。
所差别的是,网络平台流传蜚语的速度更迅速,流传规模更广,且毫无忌惮,明目张胆地直接侵犯当事人的名誉,伤害当事人的人格,损害当事人的身心康健。这些似是而非的照片或视频,在举行技术处置惩罚后上传至网络并被一些媒体带节奏地转发,引起大量不明真相的网民口诛笔伐,形成一场又一场讨伐当事人所谓“不道品德为”的战争,恨不得置当事人于死地尔后快。
有人甚至动辄举行“人肉搜素”这种违法行为,导致个体当事人患上抑郁症甚至被逼得自杀。这些误导者放肆举行“道德绑架”的目的和行为,其实是最不道德的。无非是接纳用模糊不清、移花接木、移祸于人等手段,上传至网络平台,引起大量媒体转发,吸引大量群众围观吃瓜,举行“道德绑架”,使用流量获取款项。
这种赚取款项的手段是建设在造谣生事、流传负能量、侵犯别人人格的基础上的,完全有悖于老实守信、尊重他人等社会公德,是令人不齿的。另有一些团体组织一些节目,专门制造一些艺人的负面话题,使用人们“无风不起浪”的心理,公布一些经心剪辑的镜头,移花接木,张冠李戴,抓住一点举行放大,引导人们雾里看花,发生遐想,一些跟风的媒体趋之若鹜,煽风焚烧,迅速在网络上传得沸沸扬扬。
然后始作俑者在搅得一塌糊涂的浑水里,使用流量获取利益。社会提倡“公而忘私”、“助人为乐”等高尚的道品德为。由于一些局限性,我们在现阶段不能要求每一小我私家都做到公而忘私、助人为乐。
“公而忘私”和“助人为乐”是社会提倡的最高尚的道德风范,犹如古代贤人提倡的“舍身取义”一样,是先进人物的道德理想。公而忘私和助人为乐,可以提倡,但不能作为一种道德基本守则要求人人都做到。可是,每一个公民至少应该坚守“不损公肥私”、“不损人利己”的基本道德要求。
而那些在网络上造谣惑众的人却打着道德的旗号,干着损人利己的活动,靠蹂躏别人的人格尊严、污染社会民风而获取不义之财。这些行为,既违背了小我私家道德又违背了社会公德,所有具有社会知己的人都应该勇敢地站出来阻挡。
现象二,一些人在平日生活中不敢恣意妄为,必须遵守基本的道德和纲纪,但他们把网络平台当成法外之地,把平日生活中不敢袒露的种种怨气发泄到网络上。他们发泄怨气的方式,往往是打着道德的旗号,放肆诅咒和攻击那些在他们眼中“不道德”的人和事。这些人在闲暇之余最大的喜好和兴趣,就是拿着高倍显微镜去视察那些在网络上和屏幕上泛起的民众人物,然后找出他们看不惯的民众人物身上的一些细微的瑕疵,上升到道德的高度,使用最粗鄙的语言举行攻击和侮辱。
他们一边高喊道德的口号,一边又接纳最不道德、最不文明的语言暴力去抹黑和咒骂别人,似乎骂得越狠,他们心里就越痛快。这些人往往用很高的道德尺度要求别人,如果人家揭晓一些差别意见,他们会立刻给别人扣上几顶上纲上线的大帽子,甚至私信威胁咒骂别人。他们完全意识不到,自己的不文明言行和诅咒攻击,是在破坏社会所提倡的基本道德,污染网络民风,损害社会精神文明。
现象三,一些人在网络上完全无视道德准则,肆意流传蜚语蜚语,放肆举行人格侮辱。当有人对他们的这些有违基本道德的言行举行品评时,他们又会立刻指责别人是“道德绑架”,是“圣母婊”。似乎他们的所作所为都是充满正义的,灼烁磊落的,切合道德规范的,而别人对他们提出温和的、讲原理的品评反而是“道德绑架”了。
这些人基本上属于以自我为中心的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他们习习用双重尺度权衡人和事,宽于律己,严于待人。他们自己可以无视基本道德规范,但又用极高的道德尺度去要求别人。于是,“道德绑架”往往成了他们推行双重尺度的矛和盾。
举起这个矛和盾,他们横竖都有理,似乎可以横行于网络,在网络上立于不败之地。总而言之,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这些网络怪现象对社会的危害性,应该发出正义的声音,资助这些推行道德双重尺度的人纠正自己的言行,配合努力营造良好的网络民风。同时,我们也应该弄清楚一些原理,宣传这些原理,树立社会正气。
好比,社会应该提倡“公而忘私”、“舍己为人”、“助人为乐”等道德理想,先进人物也会自觉地践行这些道德理想。可是,我们却无法用这些最高的道德尺度去要求别人必须做到,对别人举行所谓“道德绑架”。
好比,每一个公民无论是在平时生活中还是在网络平台上,都必须遵守最基本的道德准则和礼仪规范。诸如:允许有私,但不能损害国家利益和民众利益;可以利己,但不能损人;老实守信,不造谣不传谣;文明用语,不说脏话等等。同时,每一个公民都应该自觉增强道德修养,克服嫉妒、狭隘、冷漠等人格缺陷,做一个善良、有爱心、具有同理心和共情力、品行良好、心理康健的有素质的人。2021年1月15日。
本文来源:manbetx官网-www.sdfrdwj.com